瞭望西藏

  • 新闻报道
    • 人权
    • 政治
    • 教育
    • 环境
    • 社会文化
    • 佛学及宗教
  • 华人论西藏问题
  • 西藏人论西藏问题
  • 其他人论西藏问题
  • 达赖喇嘛的讲话和相关报道
  • ICT 新闻文档

February 5, 2018 by rinchen

RFA:原来如此!西藏新疆民族矛盾爆发之根源

推进世俗化是中国当局在藏区实行的重要政策,以追逐利益和现世享乐取代民族意识和宗教追求。这一点去拉萨旅行的人都会留下深刻印象,那里的灯红酒绿,人欲横流与中国内地没有两样,已经找不到多少圣城的感觉。

世俗化立足于市场经济,有追逐金钱的渠道才有沉溺消费的可能。藏区向市场经济转型比汉地晚十年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毛时代的政治挂帅和阶级斗争等未退出舞台,还能压住民族问题。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后期,毛的一套失效,市场经济转型还未铺开,等于失去旧的手段,尚未掌握新的手段,所以那时民族问题凸显,藏人的意识被重新复兴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主义充填,当局只能用政治高压加经济援助的方式被动应对。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藏区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化成分,当局因此获得利用世俗化消解宗教和民族主义的手段。藏人原本躁动不安的民族抗争一度出现消解趋势,对金钱和利益的追逐变成主导。政治高压只能损坏藏民族的机体,世俗化却能腐蚀藏民族的灵魂。

然而民族冲突却没有因此得到解决,旧矛盾被新矛盾取代。市场经济带来人口自由流动和经济自由竞争,一旦汉人移民大量进入世俗化藏地,世俗化的藏人就会出于世俗化原因再度强化民族意识,形成新的民族冲突。

新疆的市场经济转型比西藏早,维吾尔人的经商意识比藏人强,但是当局却不能利用世俗化消解新疆的民族问题,反而随市场化进程更趋严重。这是因为新疆汉人占当地人口百分之四十,掌握主要资源和权力。他们从市场经济发展之始就拿走了主要份额,占据主要机会。这里有当局的有意为之,也有市场经济的规律。既然新疆的市场绑在中国内地经济体系上,汉人的语言,人脉,经营方式比当地民族有优势,必然占上风。

市场经济一旦有了民族区分,就不再有消解民族矛盾的作用,反而会制造新的民族矛盾。此前的民族矛盾集中于历史和相对抽象的是非,和百姓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主要被民族精英关注。市场经济的矛盾却摆在了每个普通百姓眼前,充斥着现实生活的细节,因此能够激发更为普遍的民族情绪。

藏地和新疆的区别在于,市场经济发展前西藏汉人少,人口主体是藏人,因此在市场经济转型初期,藏人能控制较多的份额和资源,也能获得机会和职位。待汉人大批进入西藏,开始多数是包工打工,做建筑工地,蹬三轮,开饭馆,养猪种菜等藏人不做的活。藏人当雇主或被服务的对象。在那种阶段世俗化政策是有效的,从市场经济中得到好处的藏人可以把民族问题搁置一旁。

然而汉人在市场竞争中一是拥有语言,人脉的优势,文化中的逐利性也比藏人高;二是进藏汉人多有藏地汉人官员的关系,非亲即友,较多得到权力的庇护和便利;三是藏地一旦开始有钱可挣,便吸引更多能量大的汉人前来,于是西藏便出现类似新疆的状态 – 当地民族被排挤到市场经济的边缘,日益变得劣势。这种情况下,民族矛盾必然重新激化,甚至更加严重,导致十年前由拉萨“314事件”引发的的抗议运动遍及西藏及各省藏区。

(来源:倍客亲)

Filed Under: 人权, 华人论西藏问题, 政治, 新闻报道, 环境

February 5, 2018 by rinchen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丹曲(Tencho)女士 就2018 年“为西藏游说日”的视频留言

扎西得勒! 大家好!我是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丹曲(Tencho)。我们今年的“为西藏游说日”将定于3月5号和6号两天。

“为西藏游说日”是一项有美国支持西藏的组织、美国西藏人协会、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等合作举办的活动。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将负责安排游说活动的具体日程,预约来自各州的参与人士与该州的国会议员或议员办公室的相关人员会晤的时间。

“为西藏游说日”为你提供将与自己选出的国会议员直接对话的机会,向他们表达自己对达赖喇嘛的支持和对藏人的关切,使西藏问题继续成为制定政策的一项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相关的重要问题上促使国会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你将在百忙中出时间到华盛顿来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付出,我想同时也是能为改善西藏人权作出贡献的机会。去年有100多名来自美国各地的人士参加了“为西藏游说日”活动, 共拜访了150个国会议员的办公室。

“为西藏游说日”活动是为无声的西藏人民发出声音的的难得的机会。参与人士将从你所在当地的藏人协会,自由西藏学生运动的分会,或者在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网页http://www.savetibet.org 上可以获得更多相关的信息。期待我们将在“为西藏游说日”相见! 多谢!

Filed Under: ICT 新闻文档, 人权, 政治, 教育, 环境, 社会文化

September 7, 2017 by rinchen

藏人牧民上书反对当局禁止他们在牧场上放牧

最近西藏东部果洛(目前并入“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区一个乡的牧民集体向中共当局提交请愿信,指出上面禁止他们在传统的牧地放牧的指令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之前,中共相关部门在果洛州达日县德昂乡通过强制措施,让当地的牧民从他们的夏季牧场搬走,如果谁要是在规定的限期之内没有搬走,将会受到重罚,甚至会被监禁。

这封以“尊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层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开头的请愿信中,德昂乡的藏人牧民写道:“剥夺公民在牧地放牧的正当权利,违反了宪法,违反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造成人民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受损的主要原因。”

法律和事实因素为依据,牧民们上书反对他们被属于自己的牧场上赶走,争取公正的做法是以新的方式挑战当局不合理甚至违反中国宪法和相关法规的指令和政策。

国际上和中国国内的不少专家指出,中国政府的这种没收牧地和驱逐牧民的政策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科学证据显示,游牧生活方式和牲畜流动对确保牧场的生态平衡和减缓西藏高原变暖起着重大作用。

请愿信通过六个点,从经济、法律、生态、环保、科学、文化等的角度,指出了禁止牧民在牧地放牧的指令是错误的,是非法的。

Filed Under: ICT 新闻文档, 人权, 政治, 环境, 社会文化

September 1, 2017 by rinchen

果洛州玛沁县山体滑坡 致7人遇难2人受伤

8月30日凌晨4点左右,安多阿力克拉加(今并入“青海省”的西藏地区“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乡思肉欠村”)发生山体滑坡,导致7人死亡2人受伤。

玛沁县官方称,经现场初步调查核实,滑坡灾害共致3户、9人被泥石流冲击掩埋。目前,9人已全部救出,经确认,其中7人遇难,1人重伤,1人轻伤。此次山体滑坡灾害还导致青海省道S101线中断,并形成堰塞湖。开挖、疏通工作正在进行中。

Filed Under: 新闻报道, 环境

August 22, 2017 by rinchen

王力雄: 旅游业对西藏文化的破坏

西藏一直是各国旅游者向往之地,这十几年亦成为国内旅游热点。西藏和各省藏区当局都把发展旅游业确立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地方政府纷纷开发旅游业。

旅游业的好处人们已经说了很多,但是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并警惕旅游造成的破坏。举例说,藏地的著名寺院几乎都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总是游客众多,收入当然也很可观。位于拉萨中心的大昭寺,一百多位僧人从早到晚忙的都是接待游客,卖票、导游、售货、打扫卫生,和旅游点的管理人员做的没有两样,很少有时间学习佛法。宗教界人士对此忧心忡忡,僧人们把寺院旅游搞得再好,收入再高,却不是僧人出家的目的。僧人出家是为了学习、修行和传法。佛教有高深的哲学体系,不通过长期艰苦的学习和专心修行不可能掌握。对佛教来讲,只有僧侣修行得好,才能普及佛法,教化百姓。而从开发旅游的角度,需要僧侣承担的只是佛教形式,以及用于表演的佛教活动。

在我看,旅游业的最大问题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破坏。对此有人会反驳——很多地方的旅游正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甚至要努力发掘和再现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重修毁坏的建筑,恢复失传的仪式,扶植濒危手工业,怎么会是破坏传统文化呢?

文化重要的不在形式,而是在于民族意识、价值观、对待世界的态度和方式等。文化的这种灵魂很大程度依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旅游业的冲击首先就在这里。随着旅游业发展,当地人必然逐步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到为旅游业工作,服务于观光客。旅游是一种消费,它要求当地文化和自然资源遵循“顾客是上帝”的市场原则,对旅游者提供服务。外来的旅游者既然是“上帝”,就很难真心尊重和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而是会居于自我中心的位置,惟我独尊,居高临下,当地人则会在市场原则支配下,逐步形成“店员”意识和态度,一切以满足旅游者为标准,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只当作可供出售的商品。

在这种已经由市场地位决定的“高”、“低”关系中,当地民族会自觉不自觉地羡慕外来文化,以其为楷模,甘愿放弃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追求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淡化甚至放弃宗教信仰,而把赚钱和消费置于人生意义第一位。那时,传统文化的形式即使恢复得再多,文化本身也等于死亡了。如一位僧人写的诗歌,译成汉语大意是:“房子的外面用宝贝塑造得很美丽,房子里面没有神圣的宝瓶,这样的房子我不喜欢。寺院的外面用金银塑造得很美丽,寺院里面没有佛法的甘露,这样的寺院我不喜欢。”

在旅游业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依赖又相互否定的悖论。旅游之所以能发展,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有传统文化的吸引;然而目前发展旅游的模式,保存的只是传统文化的形式,破坏的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从长远讲,传统文化的灵魂死了,对旅游的吸引力也会随之减少,逐步丧失。如何解决这个悖论,是发展旅游业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课题。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Filed Under: 佛学及宗教, 华人论西藏问题, 环境, 社会文化

  • « Previous Page
  • 1
  • …
  • 5
  • 6
  • 7
  • 8
  • 9
  • Next Page »

Search

Categories

  • ICT 新闻文档 (209)
  • Uncategorized (8)
  • 人权 (454)
  • 佛学及宗教 (157)
  • 其他人论西藏问题 (88)
  • 华人论西藏问题 (60)
  • 政治 (576)
  • 教育 (175)
  • 新闻报道 (629)
  • 时事通讯存档 (1)
  • 环境 (44)
  • 画廊 (1)
  • 相关的网站 (1)
  • 社会文化 (251)
  • 西藏人论西藏问题 (88)
  • 达赖喇嘛的讲话和书信 (70)
  • 链接相关网站 (1)

Copyright © 2025 · Executive Pro Theme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