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西藏

  • 新闻报道
    • 人权
    • 政治
    • 教育
    • 环境
    • 社会文化
    • 佛学及宗教
  • 华人论西藏问题
  • 西藏人论西藏问题
  • 其他人论西藏问题
  • 达赖喇嘛的讲话和相关报道
  • ICT 新闻文档

November 30, 2017 by rinchen

安德鲁·怀特黑德: 藏人穆斯林 何处才是家?

印控克什米尔,位于青翠的喜玛拉雅山谷,人称“东方瑞士”。首府斯利那加坐落在美丽的达尔湖畔,三面被雄伟壮观的群山包围。秀美的自然风光、传奇的历史风情常年吸引着大批前来观光的游客。记者发现,这里也有一个鲜有人知的“藏人村”。他们为什么离开故土?为什么在这里安家?个中又有多少辛酸?

有时候,你可能以为对某个地方早就了如指掌,但是,偶遇新鲜一面,让你懂得,原来自己不过是知其一、不达其二。

过去20多年,我曾经多次去克什米尔。首都斯利那加,我去过壮观的哈利帕布城堡(Hari Parbat fort)。它雄踞山巅,主宰城市天际线。但我从来没有发现,就在城堡脚下,藏着一个小小的、鲜有提及的社区。

他们的身世,讲述着过去几个世纪喜马拉雅山麓和克什米尔的历史变迁:曾经带来繁荣与财富的古丝绸之路;邻里国家的纷争;身份认同的冲撞。

大约2000名藏人在斯利那加安家落户,这就是克什米尔的藏人穆斯林社区。

现在在西藏,首府拉萨仍然生活着为数不多的藏人穆斯林,偏远山区小镇也有一些。但是,藏人穆斯林大多在印控克什米尔定居。

因为,他们的祖上是克什米尔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当地人提起斯利那加古城墙畔的”藏人村”。我知道自己肯定没走错路,为什么呢?路边一家饺子店在出售藏人特有的饺子”馍馍”!

小巷深处,一群妇女在闲聊,几位老人踱着步去清真寺。他们的外貌有典型的藏人特点。

社区中心是一所藏人公立学校,很有气势,很现代化。纳西尔(Nasir Qazi)这位年轻、成功的商人带我去学校转一转。

纳西尔还是”西藏穆斯林青年联合会”的负责人,联合会也监管藏人公立学校。学校办的一定不错,种种成功迹象一目了然。

当初办学的目的是服务于藏人穆斯林,但现在,学校的生源远远不止于藏人穆斯林。

纳西尔说,”我很自豪,我们能为克什米尔兄弟姐妹做点事。”

走廊里,达赖喇嘛的照片占据显赫位置。藏人穆斯林并不把达赖喇嘛看作他们的宗教领袖,但是纳西尔说,我们尊敬他、尊重他,”他很爱我们。”

克什米尔藏人穆斯林的祖先是克什米尔和临近的拉达克(Ladakhi)穆斯林,古丝路上的商人。400多年前,当时的达赖喇嘛在拉萨赠给他们土地。

星移斗转,这些穆斯林商人娶了当地藏族女子,学会了藏语,接受了藏族美食,成为拉萨一个很有特色的社区。他们有自己的清真寺、富有、口碑不错,并且以擅长藏族音乐出名。

但是在西藏,他们从来没有被看作藏人。他们被叫做”卡契伊”(Kachee),直译就是”克什米尔人”。后来,卡契伊成了所有西藏穆斯林的代名词,不管他们的祖先来自哪里。

抵抗中国共产党统治的起义失败之后,达赖喇嘛和他的大批藏传佛教信徒流亡印度,藏人穆斯林也遭受冲击。部分藏人认为他们和中共统治者合谋。

经过反复交涉—当时印度政府也曾参与,藏人穆斯林获准离开西藏。大多数选择离开。

到了印度,和藏人不同的是,他们没有被看作没有国家的难民,而是重返祖国的印度人。这一次,卡契伊身份给了他们地位。他们告诉印度当局,他们来自克什米尔,坚决要求返回故土。

现在在克什米尔的藏人穆斯林绝大多数已经不再是商人—古老的贸易之路已被难以逾越的现代边界封锁,而是从事报酬更低的工作,比如刺绣,面纱、罩袍,卖给游客的高端体恤衫。

纳西尔告诉我,几十年前中印关系稍有缓和的那段时间,他妈妈总算有机会回了一次拉萨。纳西尔在拉萨有表兄妹,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面,他从来没有去过那片给了他身份的土地—西藏。

纳西尔说,”我们属于这片土地,克什米尔土地。”

但是,藏人穆斯林的地位并不明确。在印控克什米尔,只有那些能够证实祖上确实来自克什米尔的人才可以拥有土地、享受全面权益。对藏人穆斯林来说,这有些棘手,他们的先人离开已经太久了。

在克什米尔这样的地方,不归属、被看作”外人”可能是危险、致命的。藏人穆斯林社区长期保持低调。

看上去,他们对在克什米尔的生活很满足。但是,他们想必也会反思人生的悖论。在西藏,他们被看作克什米尔人;在克什米尔,他们被看作西藏人。

 

(来源:BBC中文网; 原来的标题:《记者来鸿:藏人穆斯林 何处才是家?》;作者:BBC驻北美记者安德鲁·怀特黑德 (Andrew Whitehead))

Filed Under: 佛学及宗教, 其他人论西藏问题, 政治, 教育, 新闻报道, 社会文化

November 17, 2017 by rinchen

噶年措色嘎寺僧人洛桑晋巴刑满获释

西藏康区囊谦丹曲尼阿噶年措(今划归“青海省”的西藏地区“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扎朵镇)色嘎寺(又写赛航寺)僧人洛桑晋巴刑满获释。

2012年6月20日,24岁的丹增克珠和22岁的阿旺诺培一同在扎朵镇上以自焚抗议中国政府在西藏实施的高压政策;他们自焚时手持西藏国旗,高呼西藏独立口号,并要求中共当局让达赖喇嘛尊者返回西藏。
当年的9月1日,洛桑晋巴在内的当地色嘎寺的五名僧人被捕,他们被指控与几个月前在扎朵镇发生的自焚事件有关。 其中索南西热、洛桑晋巴、次成格桑和索南英尼四人被先后判处两年至十年不等有期徒刑。洛桑晋巴当时被判五年徒刑。现年35岁的洛桑晋巴(又写洛松金巴)于10月3日从西宁的一所监狱里刑满获释。

人们普遍觉得,色嘎寺的四名僧人当时被诬陷定罪,根本没有得到公平的审判。据相关媒体的报道,中共有关当局对四名僧人“开庭审判”之时,不准他们聘请辩护律师,也不允许他们的家人到庭旁听;对他们定罪量刑时,未经正当的法律程序。

Filed Under: 人权, 佛学及宗教, 政治, 新闻报道

October 27, 2017 by rinchen

李江琳:孔子和佛陀在美国的不同遭遇

东方的两位圣贤,佛陀释迦摩尼和孔子,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一世纪初先后来到了美国,那就是流亡藏人在异国他乡传播的藏传佛教和中国政府砸下巨额资金建立的孔子学院。这两位差不多同龄而且在东方世界都有深远影响力的贤哲,在美国的遭遇却迥然不同。

美国人对孔子学院的疑虑

自从2005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成立以来,到2011年8月底,各国已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其中约20%建立在美国,其发展势头远远超过法国人在世界各地的语文学院,已经德国人的歌德学院。

全美孔子学院在短短几年里的扩展和影响令人刮目相待。特别是数量颇为可观的孔子课堂,满足了众多中小学生学习中文的愿望。学好中文有利于将来和中国做生意,或者在中国发展,一度被视为一种有远见的做法。很多中国人也颇为以孔子命名的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学校在美国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而自豪。

不料,最近突然传来令人瞠目的消息。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要求全美的孔子学院必须得到美国认证,并指在学院教授中文的中国教师和志愿者违反了签证规定。美国国务院说,孔子学院内教授中文以及文化的教师是以J-1签证入境。J-1签证是一种非移民签证,供外国籍人士申请在美国作为交换学生、学者教书、工作和学习,以取得所谓的文化交流经验。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以教授、教师以及研究学者的身份到美国,但是他们教授的对象却不仅是大学生,而是有不少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这违反了J-1签证持有者不得在公私立高中、初中以及小学教书的规定。

表面上看,这是美国国务院就签证的技术细节对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和志愿者找茬,其实这只是敲山震虎,对孔子学院及其背后的老板发出信息:山姆大叔注意到了你们,不要指望轻松地在美国搞中国那一套。

孔子学院的搞法,和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纽约时代广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等大动作,有异曲同工之特点,即依靠中国庞大经济体和特有的强政府体制,集中决策、集中花钱,高目标,高效率,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中国的老百姓和西方民众不一样,一般人分不清国家富强和政府有钱的区别。于是政府就可以用手里的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威权国家的领导人,有一种别人没有的自信,他们可以不顾民生需求,动用国家力量来做事。然而,这恰恰触到了西方民众最敏感的神经,即对政府权力的不信任。教育是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事,美国人在这样的事情上连自己的政府都不敢信任,更何况一个仍然宣称自己坚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外国政府。孔子学院的中国政府背景,是引起越来越引起西方民众疑虑的根本原因。

藏传佛教在西方

与孔子学院截然不同的是藏传佛教在西方的传播。1956年至1962年,中共在藏区发动“民主改革”和“平叛战争”,迫使达赖喇嘛出走印度,西藏本土被关在双重铁幕之后,没有人知道,在“平叛”的过程中,多少寺庙毁于战火,多少僧尼死于非命。在其他几个地区,包括蒙古和苏联的几个共和国,藏传佛教同样遭到毁灭性打击。古老的藏传佛教岌岌可危,似乎难逃一劫。

然而,大批藏人出逃的时间不早不晚,恰好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当第一波西藏难民在陌生的土地上挣扎求存的时候,世界进入了“六十年代”。

在西方历史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那个时代里,陈腐的社会规范,僵死的宗教信条,以及传统的行为模式受到年轻一代的激烈挑战。在躁动不安的气氛里,一个新的时代呼之欲出。精神追求者们朦胧地感到,信仰不应仅仅是遵从一套固定的仪式,对生命的认知也不应只限于经典的诠释。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到哪里去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在理性与灵性,宗教与世俗之间,是否有一条“中道”? 一些人开始把目光转向东方。

六十年代初,两万多逃亡藏人刚刚到达印度。就在这时,努力从东方宗教中寻找精神资源的西方青年,千里迢迢前往喜马拉雅山南。在临时难民营里,怀着好奇和疑虑的西方青年们看到,一无所有、历尽苦难的难民和僧侣们心态平和,甚至在临时难民营里就开办学校,开始重建人生。西方青年们想知道,这些难民的信仰中有什么样的“神秘因素”,赋予他们令人敬佩的内在力量?第一批西藏难民中鲜有人懂英语;第一批前往喜马拉雅的西方青年几乎无人会说藏语。两方艰难地交流,两种文明就这样撞击出炫丽的精神之花。 藏传佛教从此西渐。

早期最著名的求法者中,有个名叫罗伯特·瑟曼的年轻人。1964年, 24岁的罗伯特成为达赖喇嘛亲自剃度的第一个“洋喇嘛”,藏名丹增。他师从达赖喇嘛习经3年后,返回美国继续学业,于1967年获哈佛大学梵文博士学位。日后,他出版了多本介绍藏传佛教的通俗性书,被认为是促进藏传佛教流行西方的先驱者之一。

在达赖喇嘛流亡半个多世纪中,藏传佛教寺庙和中心在世界各国涌现。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皈依藏传佛教。达赖喇嘛等藏传佛教高僧大德每年在西方各国举行讲经会,宣讲佛教理念和当代人类普世价值观。慈悲与智慧,是达赖喇嘛所代表的佛教精神的核心。来自雪域高原的达赖喇嘛的微笑,成为欧美国家男女老幼都熟悉的形象,达赖喇嘛是当代世界最受欢迎的精神领袖之一。达赖喇嘛每年都访问美国,每届美国总统都要和达赖喇嘛相见欢谈。不是总统故意挑战中国政府宣称的“国家核心利益”,而是总统必须顺从美国民众对他的道德原则设下的标准,达赖喇嘛倡导的人类普世价值,高于眼下的商贸利益。

佛法西渐,改变了西方文化版图。在此过程中,并无国家力量的支撑,而是一批又一批对人类智慧怀有谦卑之心的西方人,不辞辛苦前往东方求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软实力”。

原载《动向》2012年6月号

Filed Under: 佛学及宗教, 华人论西藏问题, 社会文化

September 13, 2017 by rinchen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ICT)就中国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发表的声明

中国国务院近日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了对宗教活动的管制,对西藏佛教徒的威胁,更加进了一步。

中国政府于9月7日公布的新修订的“条例”是2005年实施的“条例”的更新版。对于新修订的“条例”,应该把那些为“安全架构”推出的一系列法律作为背景,进行评估。其中包括2015年的年的“安全法”,“非政府组织法”(2017年1月生效),2016年的“反恐法”和“网络安全法”(2017年5月生效)等。 这些法律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从最大限度上控制人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意图。

中国官方媒体在宣布新修订的“条例”的同时,表示:“宗教条例禁止利用宗教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破坏民族团结或开展恐怖活动。”这反映出中国打算将“国家安全”,“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看法和观念加入法律中,从而将宗教活动直接与政治罪名挂钩起来。因此,法律与这些观念混淆之后,“条例”将几乎任何和平表达西藏的独特性、非暴力异议行为、或批评民族和宗教政策都以刑罚处置。中国当局已经把藏人正常宗教活动视为分离主义者,或是破坏了社会秩序。新修订的“条例”将会导致更加高压的局面,尤其在西藏;这样违反了国际人权标准。

鉴于更新“条例”中规定的限制范围深远,国际社会、联合国各机构、民主国家的政府和议会必须敦促中国政府制定这样的法律条例要符合国际人权标准。

Filed Under: ICT 新闻文档, 人权, 佛学及宗教, 政治, 新闻报道

September 12, 2017 by rinchen

达赖喇嘛尊者在北爱尔兰向上千民众发表《践行慈悲》的演讲

根据原定的行程计划,达赖喇嘛于9月9日抵达英属北爱尔兰的伦敦德里(Londonderry),开始了对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拉脱维亚四国为期两周的访问。

9月10日达赖喇嘛尊者在伦敦德里与战火儿童慈善基金会创办人兼执行长理查德•摩尔(Richard Moore)会面叙旧,并出席了该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向上千民众发表《践行慈悲》的演讲,尊者在讲话中赞扬理查德•摩尔是一位真正的慈悲践行者。

达赖喇嘛表示:“慈悲不光是与宗教信仰者有关,也牵系着万物众生的福祉利益,特别是依赖社会生存的人类心灵上的福祉。而慈悲是人类与生俱有的,因此要培养和促进这一基本人性,这将给从小到家庭、大到世界带来和谐。”

达赖喇嘛对于当今以宗教名义在缅甸、伊朗和叙利亚等国发生人类相互屠杀的行为表达了遗憾,强调暴力只会带来更多不幸,无法营造和平,而人类问题要以慈悲本性去解决,争取以对话取代对立。

Filed Under: 佛学及宗教, 教育, 新闻报道, 达赖喇嘛的讲话和书信

  • « Previous Page
  • 1
  • …
  • 24
  • 25
  • 26
  • 27
  • 28
  • …
  • 32
  • Next Page »

Search

Categories

  • ICT 新闻文档 (209)
  • Uncategorized (8)
  • 人权 (454)
  • 佛学及宗教 (157)
  • 其他人论西藏问题 (88)
  • 华人论西藏问题 (60)
  • 政治 (576)
  • 教育 (175)
  • 新闻报道 (629)
  • 时事通讯存档 (1)
  • 环境 (44)
  • 画廊 (1)
  • 相关的网站 (1)
  • 社会文化 (251)
  • 西藏人论西藏问题 (88)
  • 达赖喇嘛的讲话和书信 (70)
  • 链接相关网站 (1)

Copyright © 2025 · Executive Pro Theme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