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西藏

  • 新闻报道
    • 人权
    • 政治
    • 教育
    • 环境
    • 社会文化
    • 佛学及宗教
  • 华人论西藏问题
  • 西藏人论西藏问题
  • 其他人论西藏问题
  • 达赖喇嘛的讲话和相关报道
  • ICT 新闻文档

August 23, 2017 by rinchen

藏人政治犯阿珠洛波10年刑满获释

因呼吁迎请达赖喇嘛尊者回西藏而被中国当局判刑10年的西藏康区东南理塘(今并入中国四川省的西藏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人安珠洛波于8月21日期满获释。

据悉,2007年8月1日中共建军节当天,在理塘举行的赛马会上,本地牧民荣杰阿扎走上主席台,拿起话筒,公开表达对达赖喇嘛尊者的尊崇,呼吁中国政府迎请达赖喇嘛尊者回西藏,当时,荣杰阿扎和他的侄子阿周洛波在内的多人被强行带走并遭到关押。当年11月,中共当局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荣杰阿扎8年徒刑、以“危害国家安全”等罪名判刑阿周洛波10年、另外3人分别被判刑1年半至9年不等。

Filed Under: 人权, 政治, 新闻报道

August 21, 2017 by rinchen

RFA 独家专访一大陆游客:改善藏区应缩小警察权利

(自由亚洲电台8月21日报道)近日刚结束四川藏区之旅的一位中国大陆女游客星期一接受本台独家专访时,介绍在当地的所见所闻,强调中共在藏区犯了很多错误,需要做出改善,而改善的前提是缩小警察的权力。

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国大陆女游客星期一(8月21日)向本台独家介绍她近日在四川藏地旅游的经历,她认为有必要让海内外对西藏有兴趣的人士多多少少了解一下当地现状。

她首先谈到对所到藏地的印象。她说:“这不是我第一次去藏区旅游,08年之前去过一次拉萨,但是对西藏自治区不是很了解,只知道管得很严,比安多和康区的空间更加小。这次听说四川北部的安多藏区有泥石流有点危险,所以在成都我们几个人临时决定叫车去了康区的甘孜州康定和理塘这些地方。这次的感受是汉语歌曲、汉人商店越来越多,挤满了康定,成都的、都江堰的小吃,到处都是,还有一些东北的餐馆,过去应该是没有这么多北方来的汉人移民的。”

该名游客表示,当地藏汉两族间关系僵持,无法增进了解和信任。

“当地藏人在餐馆、商店里碰到的,非常小心谨慎,跟我们过去的感受非常不一样。过去我们去藏区,藏人热情好客,不管你是汉人、外国人,都对人很好,谈很多话,小姑娘小伙子活泼健谈。这次去藏区,藏人餐馆里都不愿意和汉人说很多话,这说明民族之间的矛盾肯定是越来越深的。我觉得原因上,一方面是中共的治藏政策,地方警察抓了很多藏人去监狱,搞得藏人之间人人自危,不敢多讲话,不小心讲了真话可能被抓起来;另一方面,是汉人的游客太多,大部分人不懂藏区的风俗习惯,藏人因为害怕警察,又不敢指责汉人,所以为了生存,就只能这样和汉人游客僵持着,彼此都不能增进了解。”

而在藏地面对庞大的的汉人移民,该名游客表示倍感吃惊。她说:“汉人移民真的很多,有时候一段街上,全部都是汉人,不知道藏人去哪了,在家里还是在村子里,都不知道。汉人主要是开餐馆、卖衣服、卖蔬菜水果,这些过去藏地没有的东西。令人生气的是,有些藏人饰品店里,卖西藏传统围巾、银饰,这些东西是汉人在做生意,也不知道他们了不了解藏人的风俗习惯。在藏区这些汉人商人,通过卖藏人的东西,赚汉人游客的钱,是不是有一点滑稽?”

该名游客还谈及她所到藏地的语言与宗教问题,强调中共在藏区犯了很多错误,包括限制藏语文使用权、严格监控寺院等,她认为这些需要改善,而改善的前提是缩小警察的权力。

“藏人的语言方面,大部分人说方言,但很多人不会认藏语字,标准的藏语他们可能也说不来,这个现象和藏语教育的缺乏有关系。中共在藏区犯了很多错误,可能一代人藏语说不好,要改的话,不能只加强小学生的藏语教育,还要允许一些成人班,或者发挥寺院在藏语规范教育上的作用,恢复寺院和民间在历史上的关系。这些有待改善,我个人认为,改善的前提是缩小警察的权力。藏人的宗教上面,我是看了一些书,向藏人的学者请教过,所以知道藏传佛教宗派的差别。这次看到的,宁玛派、萨迦派的寺院,看上去好像有发展,建了新房子,有的晚上还亮着灯,用灯管围起来寺院建筑的轮廓,和汉地北京、杭州这些地方看到的古建筑一样,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问过寺院的意见,这个做法是否符合佛教的允许,这个我们都不知道。格鲁巴的寺院,警察管理得很严格,相比之下,建筑上的发展没有其他派别好,氛围和其他寺院不一样。我说的这些都是面子上的,真正具体的寺院有没有宗教自由,我觉得很难说,要问寺院里修行的人才知道。格鲁巴的寺院里看到的僧人不多,但是信众还是很多,监控得非常厉害,每隔几步路就有摄像头对着你。”

下集专访中,该名大陆女游客将继续向本台独家介绍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在藏人心中的地位、中共在藏区搞建设是否让藏人受益,以及她本人对中间道路和西藏问题的看法等。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Filed Under: 人权, 佛学及宗教, 华人论西藏问题, 政治, 教育, 新闻报道

August 17, 2017 by rinchen

白玉亚青寺处在僧舍遭强拆的困境中

从8月8日开始,中国当局在西藏康区德格白玉地区(今并入中国四川省的西藏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亚青寺强制拆除僧舍,计划是今年将要拆除两千间僧舍,驱逐两千名僧尼。

据相关消息,面对当前的困境,亚青寺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劝导中信众开示说:“作为学佛修行者,我们绝不可让佛法遭受劫难,因此要继续虔心苦修,以平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眼前困境,最重要的是要保重身体,不可因此伤心过度或心生怨恨而影响健康。”

据媒体报道,自从中国当局在亚青寺启动强拆行动后,已有不少僧尼失去了僧舍;强拆“工作”,寺院的正常佛事活动被限制。在当局强行拆毁寺院建筑的过程中,致使一位尼姑受伤,

亚青寺是由宁玛派大圆满导师阿秋仁波切于1985年建立在海拔4000多米的白玉县阿察乡境内,距离白玉县城有122公里。昌曲河使亚青寺分成南北两部,一边为僧人区(藏语:扎巴区)和另一边则为尼姑区(藏语:觉姆区)。寺院戒律严格,无论本寺或外寺僧人都不准踏入尼姑区。该寺常住僧尼有两万余人,而来自西藏各地的僧尼达近万人,大多数为尼姑。

Filed Under: 人权, 佛学及宗教, 政治, 新闻报道

August 17, 2017 by rinchen

专访盲人”白求恩”:”这不是友谊的体现”

德国盲人学者萨布利亚·坦贝肯(Sabriye Tenberken)创办了中国境内最成功的盲童学校,在西藏施教多年,也曾被中国授予“国家友谊奖”。如今,她和伴侣多年的努力正面对功亏一篑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她接受了德国之声采访。

德国之声:20年前,您前往西藏,并在那里建立了一所盲童学校。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呢?

坦贝肯:我曾在(波恩大学)亚洲研究专业主修藏学。大学期间,我创立了一种藏语盲文。我在1997年前往西藏,为了向当地政府和盲人们介绍这种盲文,同时也为了解当地情况。

我发现西藏有很多盲人–成年人和儿童,这和当地的高海拔、强日照不无关系……。当时,西藏还鲜有盲教活动,我开始为组织、进行盲教努力。对我而言,重要的是,这些盲童可以在开始常规学校教育前先做准备,因此,我本来没有想建立自己的盲童学校,而是建立一种”学前班”。

那之后,我遇到了保罗(Paul Kronenberg,坦贝肯的工作与生活伴侣),保罗是荷兰人,他的业务背景与我很不同……。他对于我的倡议很感兴趣,我们一起在西藏成立了盲教中心。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的是让盲童获得自己解决问题、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对比其他学生,在一些领域早一点”起跑”。

80名盲童在我们这里学习后进入了中国常规学校教育系统–小学、中学和大学。从全中国范围内看,和其他省份相比,我们在让盲童们融入社会、成功地融入社会方面做得最成功。……很多我们的学员获得了奖项,一些甚至能择校上大学,因为他们在高考中的分数够高。这是巨大的成功,如今这为什么会成为问题,对此我们非常不解。

德国之声:我们听说,您不得不离开中国,您创办的盲教中心也面临被关闭。您能具体介绍一下情况吗?

坦贝肯:在六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直试图进入西藏,以便联络安排盲教中心的交接工作。而在(之前的)合同要到期3周前,我们得到了入藏证(前往西藏的旅行许可)。在西藏,官方不愿意接待我们,但我们坚持要和地方合作伙伴会面。……我们当时不理解当局的这种踌躇,并且一直感觉,他们在回避我们。

与此同时,我们非常享受与同事、学员和前学员们的合作。特别是那些我们曾经自己教授的学员们,他们如今都已经30来岁,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职业。电影《盲视》中的男孩Dachung–当时他只有14岁,是(电影里孩子中)年龄最小的–如今经营着一家有近15名盲人员工的企业、三家按摩所、一个每天登台表演的乐队和一个盲文车间。

一切都显示,无论有没有我们的参与,为了西藏的盲人,这个项目都应该继续下去。然而当我们拿到要签署的合同时,我们惊呆了。这里面不是之前说好的政府财政支持,而是要废止合同。

其中写道:各类项目都将结束;我们的西藏合作伙伴将决定如何处理盲校不动产以及家具、车辆等;盲校学员将被分到相关残疾人中心;我们要放弃对于我们图片和书籍的版权;我们不能向公众提及我们在过去19年里所从事的工作。

这对于我们而言非常令人震惊,因为我们在上份合同中明确地加入这样的条款:如果”盲文无国界”和西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停止合作,一切活动将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下、按照现状和现在的师资力量继续进行。由于西藏没有第二家像我们这样的专业盲校,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为了盲人的利益,一切都将继续保持下去。

然而,我们没有预计到当地政府的虚弱无力,没有预计到他们并不真正支持我们的方案。我们的格言”让盲人变成残疾人前,让他们变得强大起来”(Empower the blind before they become disabled) 没有被作为要求接受。恰恰相反,现在他们要关闭一切,让盲童去那些阻碍他们可以真正融入社会的残疾机构。

我们一直以为,盲教中心在没有我们的情况下也将继续运转下去。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留不留在中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事的盲教活动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我们培训的师资可以继续在那里施教。因为这个项目非常成功,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

德国之声:在过去数年里 ,您的盲校曾在中国多次获奖。为何当局态度突然发生了转变?您或者盲校曾经受到过来自当局的警告吗?

坦贝肯:没有,我们从没收到过警告。我们也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曾经受到过如此多褒奖的项目,为什么会被终止。

针对这个问题,存在几个猜测:

其一是,中国残疾人组织从北京方面得到很多资金支持,他们用这些钱建立了一些无人问津的残疾人机构,这些机构没有相应的师资,将盲人、聋哑人聚集在一切,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这些机构也没有为孩子未来融入学校教育、社会、职场做准备,孩子们就在那里呆上10年,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因为这些机构一直空着,当局可能想通过我们中心的学员去填补这些机构。

其二是有关我们中心的楼房。我们在近20年前买下了位于拉萨市中心的该楼。可以想象,这样的房地产在19年里大幅升值。……有一些当地商人猜测,这里可能涉及一起肮脏的地产丑闻。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是真的,但西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要自己处理盲校不动产的条款耐人寻味。

其三是所谓的”西方教学方法”。但事实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那这种教学方法就应该是没问题的。更何况,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们在西藏和这里的人员一起摸索出来的,西方根本就没有,因此对我们”过于西化”的指责非常值得质疑。

我还要说的是,我们一直非常支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一直认为该联合会在世界上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中国残联创始人(邓小平的长子)邓朴方和现在的残联主席(张海迪)自己也坐轮椅,也是支持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的。怎么会让盲人去那些妨碍他们独立生活、融入社会的机构呢?

德国之声:近来,中国政府对NGO(非政府组织)的态度有所变化。您认为,发生在您和盲校的情况是否也与中国收紧对NGO的管控有关?

坦贝肯:确实,很多NGO面临麻烦,中国当局不希望其继续留在中国。然而这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盲文无国界”)本来也是要离开中国的,本来也是想要把项目交给当地人员、中方合作伙伴的。因此,这个新的NGO法和这件事没有关系。

德国之声:对于拉萨盲校的孩子们,这些变动意味着什么呢?

坦贝肯:对于他们的未来,我比较悲观。这些变动意味着,他们无法进入常规的教育系统,无法上大学,无法学习英语等……,而他们都是很有天赋,很愿意进入学校学习的孩子。

此外,由于我们的职业培训农场将被关闭,这让孩子们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选择变得更少。我认为,所有盲人都要学习按摩的说法非常错误,毫无道理。也有盲童希望当记者、当面包师、自己做项目等等。我认为,关闭这样一个为盲童提供很多职业培训机会的农场,是不负责任的。

德国之声:迄今为止,您得到柏林政府的支持或者打算支持的信号了吗?

坦贝肯:没有,毕竟这起事件还没有最终决定。……可以确定的是,这件事涉及的不是一个政治决定,不是关于中国的西藏政策,而是一个关于盲人的问题。

此外,很多德国外交官、欧盟外交官,也包括荷兰驻华大使,积极为这个项目奔走,他们也明确表示,这个项目在中国、世界都具有榜样作用,希望不要结束这个项目。这当然是好事,因此目前还没有最终结果。

还有,我不也认为,这个决定(结束项目)是来自北京的。恰恰相反,我们得到北京向我们表达支持的信号。我认为,这是一起地方事件。……当地的残联此前根本就 没有注意到关闭项目带来的危险,现在突然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反对力量。这很好,应该让他们继续听到这种反对声音。

德国之声:您现在的个人打算是什么呢?如果项目保留,您还打算回到中国工作吗?

坦贝肯:当然,如果我们(萨布利亚和保罗)再次接到邀请,我们还会再到中国。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项目邀请,而这个不容易。

我要说的是,我们在西藏持续生活了12年,西藏是我们的一个故乡,就这样剥夺我们继续在那里生活的权利,不是友谊的体现。在中国,经常会提到”友谊”,我们也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如此的对待,真的是友谊吗? 我们等入藏证等了半年,到了西藏也一直不被接待,直到入藏证马上就要过期了,在最后12个小时里才能进行对话。新西藏残联主席上台后发生的这些和之前的良好合作形成鲜明对比,也完全不是友谊的体现。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来源:德国之声)

Filed Under: 政治, 教育, 新闻报道

August 15, 2017 by rinchen

西藏流亡政治领袖结束澳洲官方访问

(自由亚洲电台8月14日报道)藏人行政中央司政洛桑森格结束对澳洲为期八天的官方访问后于上周日返回印度达兰萨拉;藏人行政中央驻澳官员表示,司政此行受到澳洲官民与媒体的极大关注,通过双方交流与互动进一步提升了澳方政界和民间对西藏问题的认识。

藏人行政中央司政洛桑森格从本月5号到12号对澳洲悉尼、堪培拉和墨尔本展开了官方访问。在为期八天的访问期间,他通过发表公开演讲、出席研讨会、会晤各界政要人士、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等,就西藏的历史与现状、中间道路及藏人行政中央运作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根据藏人行政中央网站消息,藏人行政中央司政洛桑森格于本月5号在首站悉尼同国际法律专家委员会(ICJ)的30多位成员举行对话,呼吁与会的法律专家们关注目前西藏境内的紧张局势,并为西藏问题发声。司政先后在悉尼歌剧院和悉尼科技大学发表演说,主要介绍自焚事件为主的西藏严峻局势、日益恶化的西藏人权状况以及西藏前景等,其间同到场的上百名华人进行了问答互动。

本月7号到9号,洛桑森格在澳洲首都堪培拉展开访问,其间同澳洲国会议员、国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及国会支持西藏小组成员等多位政要人士进行会晤,介绍了有关西藏的当前局势、人权状况及生态环境等问题。另外他还接受了澳大利亚ABC广播电台的专访,并同部分中国民运人士和学者举行会晤,围绕西藏历史和当前局势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本月11号到12号,洛桑森格在此行最后一站墨尔本展开访问,接受媒体采访,离开前还同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和民运人士及学者进行了交流。

陪同司政洛桑森格展开澳洲三城之行的藏人行政中央驻澳洲华人联络官格桑坚参就此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澳洲官方与民间对司政洛桑森格的访问给予了很高评价。

“司政的此次出访对澳洲人就藏人行政中央新选出来的领袖,我认为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大家对司政演讲的风格,包括对他的口才和他的知识面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也使澳洲官方与民间、国会议员等对西藏问题的认识,包括西藏境内的严峻局势以及藏人诉求,包括尊者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以及藏人行政中央解决西藏问题所实行的中间道路政策,包括达赖喇嘛的转世议题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讨论,让他们对西藏问题有了很深的认识。”

格桑坚参表示,藏人行政中央司政洛桑森格此行成为澳洲媒体关注的焦点。他说:“这次司政与媒体见面的曝光率,我认为应该是历来最高的,不管是从ABC电台的新闻采访、电视新闻以及报纸新闻都对司政在这次的出访报道得特别多,对整个澳洲人、包括其他海外人士了解西藏问题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西藏流亡最高政治领袖、司政洛桑森格在澳洲三大城市访问期间,所到之地都与当地华人知识分子和民运人士举行了会谈。

有关会谈内容方面,格桑坚参说:“很多华人提出的问题里面,也对未来中国的走向,包括中共能否会走向民主化以及中共走向民主化的过程当中,西藏能够得到什么利益等这方面进行了很多讨论。在他们的互动当中,需要加强藏汉两个民族间的这种沟通、交流、接触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大家都对能够近距离与藏人行政中央的司政进行交流提出建议,特别是我们现在奉行的这些政策对中共这种专制制度会不会起到作用提出了很多疑问,司政也从佛法的角度,包括宽宏、忍让,以及藏汉两个民族思维不同的角度、怎么理解现行的这些政策进行了非常好的阐述,大家的感触是挺深的。”

格桑坚参表示,司政洛桑森格在澳洲三城访问期间,受到当地藏人的隆重欢迎,并向藏人发表演说时,呼吁大家共同致力于保护西藏的语言和文化。

“澳洲藏人对我们自己选出的总理给予了很高的、很热情的欢迎,而且司政在给藏人的讲话当中,主要提到藏人应该同心协力,包括对自己语言文化与传承的保护,特别是与汉人的联系,这些方面的讲话得到了非常高的响应。”

结束在澳洲的各项访问行程后,藏人行政中央司政洛桑森格于上星期天(8月13日)返回印度达兰萨拉。

格桑坚参说,司政洛桑森格这次对澳洲的官方访问非常成功。他说:“此次司政对澳洲的访问,不管是接触官方和民间人士,还是跟藏人,特别是跟华人,总的日程都安排得特别圆满,访问非常成功。”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中文网)

Filed Under: 政治, 新闻报道, 社会文化

  • « Previous Page
  • 1
  • …
  • 95
  • 96
  • 97
  • 98
  • 99
  • …
  • 116
  • Next Page »

Search

Categories

  • ICT 新闻文档 (209)
  • Uncategorized (8)
  • 人权 (454)
  • 佛学及宗教 (157)
  • 其他人论西藏问题 (88)
  • 华人论西藏问题 (60)
  • 政治 (576)
  • 教育 (175)
  • 新闻报道 (629)
  • 时事通讯存档 (1)
  • 环境 (44)
  • 画廊 (1)
  • 相关的网站 (1)
  • 社会文化 (251)
  • 西藏人论西藏问题 (88)
  • 达赖喇嘛的讲话和书信 (70)
  • 链接相关网站 (1)

Copyright © 2025 · Executive Pro Theme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