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西藏

  • 新闻报道
    • 人权
    • 政治
    • 教育
    • 环境
    • 社会文化
    • 佛学及宗教
  • 华人论西藏问题
  • 西藏人论西藏问题
  • 其他人论西藏问题
  • 达赖喇嘛的讲话和相关报道
  • ICT 新闻文档

July 16, 2018 by rinchen

法王噶玛巴敦促藏人要和睦相处

在《修心八颂》开示圆满后,法王噶玛巴接见当地藏人团体,并直接以藏文发表谈话。法王首先感谢首府地区佛教协会( Capitol Area Buddhist Association)以及当地藏人的辛劳。接著,法王提到在华盛顿特区对藏人贡献卓著的几个重要团体——国际声援西藏运动(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Tibet)、美国之音(the Voice of America),以及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 , 他们有助于将境内和境内藏人所发生的时事,完整如实的公诸于世。

法王敦促,藏人要想想当初他们被迫离开时,西藏是什麽样的局势?为什麽他们要成为难民?接著,法王切入藏人应当和睦相处的重要课题。

法王指出,如果去看西藏的近代史,我们会看到西藏生灵涂炭的黑暗时期,那种惨况可以说是境外藏人从所未闻的,因此,藏人彼此的和谐关系更加重要。尤其,大家已经有强烈的地域之见,认为自己是属于西藏三区(卫藏、康区、安多)当中某一区的人。

法王呼吁,大家应该善待彼此,以更开阔的眼界,视彼此都是属于同一个民族。大家都应该学习把藏人视为是一个整体。法王表示,我们必须努力稳固并恒时护卫这样的观念。一般而言,打造一个和谐的团体并非易事。要聆听和理解每一个人的意见,虽然并非不可能,但就是有难度。另一方面来说,把每个人都变成同一个样子,这也行不通。然而,维持彼此的和谐关系,这点是做得到的。

法王接著举他个人的经验为例,他出生成长的家乡地处偏僻,“一个藏民族”的观念根本就不存在。他家乡的人称自己是康巴人,那些住在卫藏地区拉萨附近的才叫做西藏人。他记得,那时还会说卫藏西藏人的坏话,那些话最好就别在这里转述了。由于做父母的把这种三区分立的观念传给了自己的孩子,所以,藏人缺乏“西藏民族为一体”的这种想法。

法王指出,他自己对“三区”一词有所疑虑,他曾经请教过西藏史的权威,“三区”一词确嘉.帕巴(Chogyal Phakpa) (1235-1280)似乎用过,但这是好几百年前的用法,这么古老的标示至今对我们还会有用吗?我们要有“三区”一词长期和可靠的史料出处,但那并不存在。因此,法王建议,我们不妨研究一下这三个地区的实际大小。但如果你问:“卫藏有多大?它实际的大小是多少?没有人能回答,对于康区和安多也是如此。既然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把这些名称安立在这些地区上又有何依据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王提出,我们可以看到“三区”一词经常被使用,而使用的次数多了便造成一种派别感,大家会这么想:“我是卫藏人”,“我是康巴人”,“我来自安多”。这样的说法大家都习以为常,却没有好好去思考,大家不应该盲从父母辈的习惯,而是要用心去反思,去观察这种偏见是如何产生的,这才是主要的。

从大乘修学者的观点来说,佛法也不赞同这种分化性的思维:“我是这一边,你是在那一边。”瞋恨和贪欲就是从这当中生起的。大乘佛法中,我们培养的是平等见,看待一切众生无偏无私,把自己的偏见、瞋恨和贪欲减少,最终完全予以淨除。如果不这麽做,后果尤其不堪设想。法王强调,藏人明明知道近来自身的处境危急,但还是做出令情况雪上加霜的行为。

所以,我们必须以全副的心力好好思考这种情形,然后清楚知道何者该捨、何者该取。上师教导我们这点,但我们并没有遵循。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检验自己的内心,知道何者该捨、何者该取,没有失误。

法王还提到,达赖喇嘛尊者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为西藏民族的福利事业而不辞辛劳地工作,尊者的功绩无与伦比。然而,我们却没有遵循他的指示。法王回忆,之前,在他有幸得以谒见尊者时,尊者总是强调眼界要放大,鼓励他以大局来看事情。尊者会这么说:“别让你的心变得狭小,别让它缩小了。”法王表示,坦白说,从小到大他都一直很努力,但是这些日子以来,他所有的努力似乎没有带来太大的利益,因此,有时会有点失望。

我们必须好好思考一下,法王敦促,不仅是跟尊者有关的事情,还必须严格的思索我们承续自父母的观念,认真思考三区藏人的这种派别感,它会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此外,法王还谈到西藏语言的重要性。藏人之间会谈论很多关于佛法和西藏文化的事情,但实际上这两者的根基都在于书写式和口语式藏文,而且这两种藏文形式都必须保存。法王指出,当他接见在海外出生长大的藏人时,他发现他们许多人都有说写自己母语的困难,这种情形非常悲哀,因为这代表著他们无法承担保存自己文化的责任。

藏人总是很会讲外在的环境条件是如何如何,但鲜有人会去谈如何推动或成办一个计划,大家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小孩,除此之外,没有什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藏人的处境实为不易,因为他们所置身的环境,要把藏文学好很难。再者,大家确实也没有努力去找方法来纠正这样的情况。因此,重要的是,我们一起来讨论如何把藏文学好。

近来,有许多非藏籍人士对西藏语言有很大的兴趣。有人说,现在认真学习藏文的外国人比道地的藏人还多。我不知道这种说法的正确性有多高,但许多在东方和西方的外国人来见我,他们告诉我,他们想学藏文,他们有些都四、五十岁了,但还是会来问我:“如果要把佛法学好的话,我们需不需要学藏文?如果需要的话,我就会去学。”有时,我会阻止他们:“嗯,这很难喔,而且要花很长的时间。你都已经四、五十岁了,如果专注在这上面的话,它可是会耗掉你全部的余生。”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想要学。这情况还挺奇怪的,外国人来求我让他们学藏文,而我却要对藏人同胞说:“拜托,拜托,请学学你自己的语言。”这真是颠倒了。

我们自己把自己的语言文字要学好,这点非常重要。佛法是透过少数几个语言在传递,而藏文是其中之一。语言的学习有赖于环境,而我们必须以正面的方式来影响环境。父母得下功夫让自己的孩子学藏文,而且父母必须自己就是老师。结语中,法王呼吁,这样的责任每一个人都有——无论是藏人社会也好,每个家庭也好,无论男女都责无旁贷。

(来源:大宝法王噶玛巴官方中文网)

Filed Under: 教育, 社会文化, 西藏人论西藏问题

July 16, 2018 by rinchen

南希·佩洛西和詹姆斯·麦克格文: 让达赖喇嘛回家

丹增嘉措,十四世达赖喇嘛尊者刚刚在上周庆祝了他的83岁生日。设想中国若能给予西藏人民尊严与尊重,让达赖喇嘛回到西藏,无论短期造访还是长时居留,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生日礼物。

达赖喇嘛在西藏出生并接受教育。两岁那年,他被选定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开始学佛之时,他只有6岁。虽然达赖喇嘛是西藏的精神领袖,但他谦卑地将自己描述为一个普通佛教僧侣。

在达赖喇嘛尊者尚未完成学业之时,中国于1950年入侵西藏,他临危受命担任藏民的领导,致力于保护西藏的自治权和文化遗产。积年来藏人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压政策无法忍受,1959年3月,西藏全境爆发起义运动。由于起义遭到中国军队的压制,尊者被迫逃亡,定居在印度北部的达兰萨拉。

从那以后,达赖喇嘛被中国逼迫过着流亡生涯。近60年来,他一直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无法接近他所领导的人民。这是不正义的行径。

《世界人权宣言》第13条申明: “人人有权离开任何国家,包括他自己的国家,也有权返回自己的国家。” 作为美国公民,我们拥有并自由执行这样的权利。

达赖喇嘛因其对和平事业的贡献享誉全球。即使面对残暴极端的侵略,他也一直主张非暴力。1989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表彰他数十年如一日倡导非暴力反抗中共统治西藏的运动,以期结束中国对其祖国的统治。2007年,美国国会授予达赖喇嘛国会金质奖。时任总统小布什称他为“一个有信仰、真诚与热爱和平的人”。

在中国的统治下,西藏人民遭受许多不幸。虽然中国当局认为达赖喇嘛是西藏“问题”的一部分,但我们一直认为他是西藏议题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一段时间内,西藏的争取目标是独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达赖喇嘛一直寻求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提出中间道路作为中国境内西藏自治的模式。

今天,他对非暴力的承诺、以及他作为全球藏人的精神领袖的地位,赋予他一个不可否认的合法性。如果中国愿意重启自2010年以来暂停的对话,将会对西藏议题非常有益。

但中国没有利用机遇走向和平。相反,中共当局对达赖喇嘛进行不公正对待,公开贬损他,并指责他煽动分裂主义。他们似乎相信,通过暴力和不可避免的流血死亡,他们将巩固对西藏的控制。

我们不相信。今天在世界各地,我们已经看到了镇压宗教和少数民族的后果。

中国还有时间——选择不同的道路还为时不晚。设想如果中国当局欢迎达赖喇嘛回到他的家乡,世界会作何反应。设想如果他们能够给予尊者作为一个和平倡导者应得的尊重。设想如果中国尝试通过善意的对话来缓和紧张局势,而不是实施加剧这些紧张局势的政策

我们敦促美国同胞们一起呼吁中国领导人让达赖喇嘛回家。

注: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国会代表南希佩洛西是众议院少数党领袖。马萨诸塞州的国会代表詹姆斯麦克格文是众议院规则委员会的成员。

作者: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 )和詹姆斯·麦克格文(James McGovern);英文原文来源:《波士顿环球报》(2018年7月13日);译者:蔡世雯;提供者:达赖喇嘛驻北美代表处

(来源:博讯)

Filed Under: 其他人论西藏问题, 政治

July 14, 2018 by rinchen

法王噶玛巴于维吉尼亚州开示 (《修心八颂》)

法王噶玛巴应首府地区佛教协会(Capitol Area Buddhist Association)和华盛顿特区的藏人团体的邀请,于维吉尼亚州泰森角万豪饭店(Tysons Corner Marriott)给予《修心八颂》开示。之前,法王与多位美国众议员在国会大厦游客中心(Capitol Visitor Center)庆祝达赖喇嘛尊者华诞,这项开示为其相关活动。

法王首先问候主办单位,以及在场的华籍和越南籍等各国法友。接著,法王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给予噶当派大师朗日塘巴修心口诀的开示。以下为开示摘要:

《修心八颂》为如何为利益有情而发菩提心之要诀。

第一偈

我于一切有情众,视之尤胜如意宝,

依彼能成究竟利,愿常心怀珍爱情。

第一个偈文教导的是,我们应如何看待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众生。我们应当以慈悲且如法的方式来看待众生,这点非常重要。伤害众生只会导致自己的痛苦。另一方面而言,如果我们发菩提心,并且以和谐的方式来对待众生,我们就可能成就遍知的佛果。总而言之,这偈在教导我们,获得圆满的证悟取决于其他的有情众生:我们的利他之心能够开启成佛之道,并且引领我们迈向正觉佛果。因此,志求圆满证悟者当珍爱众生,把众生视为是最上。

第二偈

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人卑,

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

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勇敢地将他人视为比自己更好。大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海处于所谓最低下的“海平面”,所有的河流最终都会流入大海,因此大海能够纳受百川之水。同样地,如果我们可以捨弃自己的傲慢,生起真正的谦卑,我们就能够欣赏他人的功德,并且从他人身上获得知识,那麽这些就会像是河入大海般的流入我们。无论我们去到哪裡、见到什麽样的人、处于什麽样的情境,我们都会有所学习成长。如果我们能够对治自己的傲慢,恒常保持谦下和开放,那麽每一个境遇都会是我们体验和学习新知的机会。

第三偈

一举一动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

即将恼害自他时,愿疾呵斥令消除。

前一个偈文告诉我们,当视他人为最上、最重要。然而,要这麽做到,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有时候我们无法接受所有众生都高过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著自己的这种心态,而且要了知它来自于自己的烦恼。接著,我们就要思维烦恼,以及烦恼恒时主宰著我们,为我们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能够清楚的看到烦恼的过患,我们就可以清除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心态。依赖著正念和警觉,我们就可以在烦恼初生起时有所觉知。

我们可以看到,受过修心训练者和没有受过修心训练者,他们面对烦恼的方式显著不同。例如,当内心即将生起愤怒时,我们有阻止它的机会,然而一旦愤怒完全发出来时,想要阻止就很难,因为我们已经被愤怒控制住了。但是,对于一个有修心经验的人来说,他可以看到愤怒生起的过程,因此可以在它完全发出来之前,短时间内就予以击退。这裡最重要的是依赖我们的经验,以及警觉和正念觉知的能力。一旦觉察烦恼即将生起,我们即刻有力的予以阻止。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修持经验的话,这就很难做到。

第四偈

秉性邪恶众有情,恒为猛烈罪苦迫,

见时如遇大宝藏,愿恒惜此难得宝。

前面第二偈讲到,要视他人比我们自己为上,那麽这一偈就给了一个例子,要把他人视为是一个可以消弭贫苦的大宝藏。如果乞丐获得这样的一个大宝藏,他的贫穷得以消失。同样地,把他人视为是珍宝,我们得以克服自己的困难。

第一行“秉性邪恶”的众生,指的是个性难以相处,或是造恶多端的、甚至超乎我们理解的人。由于个性和行为,他们恒常承受著痛苦。在遇到像这样的一个人时,我们该怎麽做?我们要生大欢喜心,把他当成是一个学习的难得机会,好比是找到大宝藏一般。

实际的进行修心可以开发我们面对困境的能力。但这不是光靠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思维:「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愿一切众生免于痛苦。」就可以办到。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面对真实生活裡的困境,然后检验自己的修心是否有成效。

战士要接受军事演习的艰辛挑战,将来在实际上战场时,他们才会有万全的准备。修心的训练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想像那些让自己感到压力、沮丧或难过的情境,然后激发出自己面对它的力量。如果能够这样修持,我们将来就会有面对困境的能力。否则,如果只是放鬆的处于某种安乐的状态中,那麽在面对实际的问题时,我们就会感觉困难重重。

第五偈

他人出于嫉妒心,非理辱骂谤我等,

粗恶秽言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在讨论珍爱他人和谦卑处下后,第五偈讲的是自他交换的实修。这裡有两个层面:运用我们的想像力,以及实际进行修持;这就好比是依赖文字或实义。

“粗恶秽言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是此偈的主要精神。以世俗的话来讲,我们可以举打官司为例,其中会有胜诉的一方,也会有败诉的一方。有人可能会故意败诉让对方赢,从别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人似乎是个好人,但事实上这个人并非真的具有“愿将胜利奉献他”的能力,他只是看似具有佛法的修行,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要仔细检验。

第六偈

吾昔饶益助某人,且曾深心寄厚望,

彼虽非理妄加害,愿视彼为善知识。

第七偈

无论直接与间接,愿献利乐于慈母,

如母有情诸苦患,我愿暗中自取受。

第六偈讲的是某个我们有恩于他的人,他却恩将仇报。这时,别错失这个修心的机会,应该把他视为是我们的善知识。

第七偈延续前一偈,鼓励我们不仅别去伤害这个人,而且还要以德报怨,把利乐奉献给他。

我们如何将「胜利献他,失败自取呢?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念头,把念头分为两类:自我珍爱的念头和珍爱他人的念头。事实上,当我们真心接受失败时,我们就是在打击这种对自我的珍爱;当我们真心将胜利奉献给他人时,我们就是在与他人相融合。

究竟而言,修心是在调伏我们起心动念的因。相对而言,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耽于自私自利的念头。因此,修心的精要便是在培养对他人的珍爱之心。

这裡主要的修持就是「自他交换」。在座许多人都已经知道这项修持:吸气时,我们观想众生的疾病和痛苦融入自身;呼气时,我们观想将自己所有的功德和顺缘供献给一切众生。

实际而言,这项修持的目的在增长我们珍爱他人的能力,并且减损我们自我珍爱的习气。然而,有些人误解自他交换的修持,例如,他们会把它变成是一种自利的修持,或是他们怕修自他交换会伤害到自己。事实上,这种担忧是个好徵兆,起码这代表他们对这项修持很认真,同时也进行过一些思维。无论是什麽样的误解,基本上,自他交换的修持并不会伤害到我们,而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他利他之心。

第八偈

愿此一切我所行,不为八法念垢染,

以知诸法如幻智,无执离缚而解脱。

由于前面七个偈文的修持,有可能受到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染污而形成过患,因此,这裡的对治便是了知“诸法如幻智”的空性正见。论释中提到,前七个偈文跟世俗谛有关,最后这个偈文跟胜义谛有关。

于此,我们圆满了格西朗日塘巴《修心八颂》的解说。如果各位能够把这八个偈文背起来,时时反思它们的涵义,这样会很好。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对这些偈文的忆念,将有助于我们渡过难关,达到修心真正的目的。

(来源:大宝法王噶玛巴官方中文网)

Filed Under: 佛学及宗教, 社会文化

July 13, 2018 by rinchen

西藏和越南佛教会议强调需要合作来捍卫宗教自由

在2018年7月11日的一次关于宗教自由和外交政策的研讨会上,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主席丹增多吉(Tenzin Dorjee)在讲话中指出了一系列西藏人民正在经受的困境。

多吉说:“仅仅注意到不公正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鼓励美国政府和其他人做得更多。”

这次的《宗教或信仰自由和人权—受到威胁的越南和西藏佛教》研讨会是由国际声援西藏运动和越南人权委员会联合在华盛顿举办的。

该研讨会为国会议员、政策专家和尊教领袖们提供了参与并讨论如何保护世界各地的宗教自由,特别是在西藏和越南境内宗教自由的机会。

研讨会上主讲人有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主席丹增多吉(Tenzin Dorjee)、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副主席Kristina Arriaga、原 塔尔寺的大活佛阿嘉仁波切、自由之家副总裁罗伯特赫尔曼、托德斯坦、 越南人权委员会主席Vo Van Ai,VCHR的Penelope Faulkner、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主席Matteo Mecacci 等。

众议员艾伦·洛文塔尔(Alan Lowenthal)在会议上致辞并谈到了他在西藏的经历以及他对越南人民的关注的更深入;来自众议员Zoe Lofgren信在会上被读。

Filed Under: ICT 新闻文档, 人权, 佛学及宗教, 政治, 社会文化

July 13, 2018 by rinchen

中国强迫年轻的藏人僧侣退出寺院去中国当局设立的学校接受“教育”

本周,一批年轻的藏人僧侣被迫离开西藏东部康区最大的寺院之一色秀寺,这是中国政府着手以强调共产党宣传的世俗学校教育取代寺院教育采取的手段之一。

最近几天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图片显示,一大群穿着便衣的男孩被僧侣陪着离开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色秀寺。 根据消息来源的报道,该地区其它寺院的年轻僧侣也已同样成为送入学校进行藏传佛教“中国化”和政治洗脑教育的对象。

Filed Under: 佛学及宗教, 政治, 教育, 新闻报道

  • « Previous Page
  • 1
  • …
  • 90
  • 91
  • 92
  • 93
  • 94
  • …
  • 160
  • Next Page »

Search

Categories

  • ICT 新闻文档 (210)
  • Uncategorized (8)
  • 人权 (455)
  • 佛学及宗教 (158)
  • 其他人论西藏问题 (89)
  • 华人论西藏问题 (60)
  • 政治 (577)
  • 教育 (175)
  • 新闻报道 (630)
  • 时事通讯存档 (1)
  • 环境 (44)
  • 画廊 (1)
  • 相关的网站 (1)
  • 社会文化 (251)
  • 西藏人论西藏问题 (88)
  • 达赖喇嘛的讲话和书信 (70)
  • 链接相关网站 (1)

Copyright © 2025 · Executive Pro Theme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